當年今日

鬼打鬼 - 陶傑

蘋果日報 2004/12/26 00:00


美國的左仔,有時比特區的土共更加討厭,這是有點國際視野的人都會承認的事實。
特區土共(簡稱特土)的狂野,是出於無知。他們因教育所限,幾十年活在毛澤東發明的教條裏,有黨性,沒人性,一張臉繃得像石膏一樣緊,到處都嗅到鬥爭的血腥。
想避開特土滋擾,許多人會移民美加,但這幾年不對頭,他們發現新大陸日漸成為美左的天下。
美左最初打着「種族平等」、「反性別歧視」、「愛護黑人和同性戀者」的旗號,到處抗議興訟,所謂挑戰建制。他們發明一個詞彙叫政治正確︱︱意思是消除一切「歧視」的意識,例如字面上明明是「傷殘」,一定要改稱「傷健」;「老人」改稱「長者」。不可以叫「肥佬」,要改稱「體型在垂直上受挑戰人士」(Vertically-challenged)。他們然後在神話宗教裏掀起一場「文革」,例如:白雪公主的童話教壞小孩,因為七個小矮人是嘲笑的對象;舊約聖經裏的耶和華有大男人主義色彩,還有,為甚麼英文裏的History是男性的His開頭,為甚麼不改叫Herstory?
美左的政治正確派,最近圍攻聖誕節,認為聖誕節對非耶教的伊斯蘭教徒、中國人和其他有色人種不敬(他們不知道,伊斯蘭教之中只有拉登一類的瘋子才反聖誕;而中國大陸到處都張燈結綵,中國人驕傲地認為慶祝聖誕是與國際接軌)。皇帝不急太監急地,他們反對平安夜唱聖詩,主張把Christmas這個字改稱「冬節」(Winterval),聖誕樹改稱為「假期樹」(HolidayTrees)。
紀念耶穌,是弘揚愛心,照美左這樣的胡混邏輯,聖誕只許成為一個消費節。不過幸好今年大選,布殊連任,共和黨控制了國會,美左們被摑了一記耳光,氣燄受挫,今年歐美的國民勇敢地向美左們宣戰,大聲說:不是「耶誕」,是聖誕。
而特區呢?美左的所謂政治正確病毒也感染了此地的社工界和許多壓力團體。他們潛伏在「平機會」和老人貧民福利一類組織。最新的形勢是:社工組織跟特土們兩派幹上了。形同以毒攻毒:新左仔鬥爭土共老左,而這,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而你和我,身為所謂中產階級,正好買一包爆穀,伸腿看好戲,而且繼續支持布殊,繼續說:死肥佬、矮冬瓜,繼續歧視低能和愚蠢的人,繼續不理會那四十五秒的《心繫家國》和追捧荷里活西片,而且說一聲:聖誕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