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投資學堂:國企對A股折讓漸收窄

蘋果日報 2002/03/27 00:00


香港投資者學會與香港電台合辦之「第二屆全港投資精英大賽」,在上周六已經圓滿結束,本人謹代表主辦機構衷心多謝各大支持機構及贊助商,當然少不得作為大賽之「大會指定報章」及當日下午「投資論壇2002」之協辦機構《蘋果日報》、分量十足的演講嘉賓及尖銳的問題,令全場參加者非常投入。
從上周六的投資論壇中,筆者察覺到《蘋果日報》財經版的宣傳功效十分大,因為單從《蘋果日報》讀者而來的報名人數已接近1000人,塞滿會場,在近期淡靜的市況能有如此成效,真是非常難得。

北水南調不利AB股
在該論壇中討論到容許內地資金來港投資股票,如成立「內地特許投資機構」(QDII)等問題。在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指出,QDII制度是可以研究用作投資香港股市的工具,此消息被廣泛報道後的數日,國內股市隨即下挫,如上海A股及B股指數下跌了近10%,但香港的國企股指數在同期間卻反覆上升,並升至近期高位2142點。
由這一升一跌的即時反應,可見容許國內資金投資港股,對國內股市有着不利的影響。
此外,進一步分析QDII制度,不難推算到此制度對香港經濟非常有利,但中國則一般,甚至可能略有負面影響。假若日後QDII真的成事,相信是中國欲幫助香港經濟一把的舉動。
國內資金來港,首先受惠的股份相信是國內投資者較熟悉的股份,這些便是在港上市的國企股。當然不會所有國企皆獲這些國內資金垂青,估計那些在國內以A股形式上市、並在香港也有上市的國企股會受惠,如果在港的股價與國內A股有極大折讓的國企股,相信會更受國內資金追捧。
基本上,與國內A股出現大折讓的國企股,這一投資概念在市場已被「炒」了多次(相信部分讀者也知道),可謂沒有太大新意。但有一點卻不要忽略,就是國企股與國內A股股價間的差距,近年正有逐步收窄的趨勢。
據較早前J.P.Morgan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國企與A股的折讓已由去年的平均87%,收窄至近期的65%,顯示確有資金朝此方向運作。附圖是上海A股、上海B股及香港國企股間的比較,圖中可見自去年初至今,國企股雖跑輸B股,但已穩定地跑贏A股,同時在今年數月(藍色部分),國企股升速較其餘兩者強,反映相信「容許國內資金投資港股」此一方案可以通過的投資者不少。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