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備忘】毋忘垃圾 六四蠟燭杯變藝術品

蘋果日報 2016/07/01 00:00


六四燭光集會過後,有一班義工組成「毋忘垃圾」,在會場回收大家用剩的蠟燭,他們回收了約全新的、餅形跟長短混雜的蠟燭約五千支蠟燭,盛滿了超過九個洗衣袋。蠟燭經義工分類後,分發給有需要的人重用。如部份分到大嶼山神樂院作日常使用;部份送到環保觸覺,用來為9月進行的越野遙控車大賽製作賽車賽道。
藝術家黃國才(Kacey Wong)更挑了那些已燒成紙杯形的、最參差不齊的蠟燭,計劃作成新的藝術品,因為這燭光,傾注了香港人對六四的希望與失望,他執起那個燒成紙杯形的蠟「忽發奇想」,「據現在的社會發展,可能將來藏有這麼一支蠟燭,都是犯法的事。」唔係啩?「不奇怪啊,你看現在銅鑼灣書店,捉人事件,十年前都覺得是天荒夜譚啊。」如果要為此事做一個藝術品,那也許,是個蠟的繩索,吊頸那種,「那繩圈就好像圈住了全香港的香港人 ,但一點着,繩圈就會消失,這是一種希望,我們希望這幽禁、綁架不再在香港發生。」融注了港人許多期許的蠟,不去堆填,換個形式,繼續傳達不同的訊息。

自備水樽毛巾 源頭減廢
事隔成個月,今日先講,因為明天7.1遊行,每年路上都有不少義工團隊,幫忙回收膠樽、宣傳單張等雜物,分類回收。明天「毋忘垃圾」義工們都會在現場為上街市民補水,做回收,一來提醒大家,膠樽癈紙等垃圾可帶到回收點回收,同時大家應自備水樽毛巾等,源頭減廢。不過對馬愷興(Barry)來說,最大的問題是就算民間自發回收,卻未必有公司願意承接這麼小型的再造工作,「我們花多少心機都沒用,問題是政府是否能切實行動,或監察這些可回收物件,結局不會又掉到堆填區就算。」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
empty
燭光集會的球場上放置了許多回收箱,參加者都會主動拆掉蠟燭上的紙杯,幫忙作分類回收。
empty
他們回收了超過250支全新的蠟燭,長長短短用到甩皮甩骨的蠟燭共計四千多支。想像一下全送去堆填,是多浪費的事。
empty
Kacey打算以這些蠟燭,作為明年的藝術雕塑作品。
empty
作成吊頸繩索,套住香港人。但是蠟燭燒完以後,大家就得到自由,是為對未來的期望。
empty
Barry只承認自己是個小小的行動成員,其實只要大家多想一步,多做一步,回收減癈已經輕鬆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