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老店不老迎挑戰

蘋果日報 2002/04/27 00:00


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附近屹立着多間港人既熟悉又遙遠的老字號食肆。充滿傳統西關特色的滿洲窗背後,盡是說不完的滄桑故事。有的歷盡文革荒謬扭曲,幾乎被迫連根拔起,咬緊牙關捱過這段艱難歲月,老招牌終又再度發熱發亮;有的二次大戰時被日軍一把火燒了,戰後重新站起來,卻又面對香港同行北上挑戰。「百年老店」,一路走來,觸目又驚心。 北上雜誌組
蓮香樓仿古新裝接外賓
位於廣州荔灣區第十甫路、有一百一十三年歷史的國營老店蓮香樓,在一盞大蓮花燈高照下,店面糕餅生意滔滔;老茶客信步到一樓大廳品茗,遇上不少同道中人;閣樓廂房不時傳來噥噥美語,開關門的一剎那,三五成群的外國遊客沿廊走過。
蓮香人說,現在的蓮香樓除了外觀格局保留着戰前模樣外,裏裏外外古色古香的一切,全都是一九八四年重新裝修後的產物。

文革時期險被遷海南島
六、七十年代文革時期是蓮香樓最艱難的日子。在政府推行「除四舊」政策下,清末翰林大學士陳如岳的蓮香樓提字給砸了,西關特色極濃的滿洲窗給打破了……。今夕何夕?現在的蓮香樓,是一家披着近年仿古新裝的百年老店,迎接二十一世紀中外來賓。
蓮香樓黨委副書記張雪清說,六十年代初,以蓮蓉月餅響遍省港澳並兼營茶市的蓮香樓,被迫關閉茶市。只能以糕餅老業苦撐的蓮香樓不久又遇上文革,一切面目全非。
一九六八年,當局還計劃將蓮香樓搬離廣州老家,遷往海南島。依靠廣州西關風俗,售賣蓮蓉月餅、嫁女餅、老婆餅的蓮香樓,突然要遷往風土人情迥異的海南島,一切恍如晴天霹靂。

決心走一條多元化道路
搬遷建議最後沒有落實。蓮香樓靠着老業苦撐,到了一九八四年終於守得雲開,重新裝修老店,恢復茶飯市,全面發揮老字號品牌。
現在的蓮香樓除不斷推陳出新,推出新品種糕點外,年前還開始接待外國遊客,大搞多元化發展。張雪清說,企業不能僅靠一種產品、一個品種經營,多元化發展才是企業生存之道。
簇新的仿古大窗外掛着老招牌,蓮香樓決心走一條多元化道路。

創辦人來港續前緣
廣州老字號廣州酒家與蓮香樓和香港有一段淵源。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政府逐步推行企業國有化,廣州酒家也變成國有企業,酒家創辦人之一陳星海最後攜眷離穗,南下香港,續開英記茶莊,從此與廣州酒家絕緣。
無巧不成話,早於一八八九年在廣州創業的蓮香樓,其創辦人也南下香港,先後在港九設立蓮香樓分店。一九四九年後,廣州蓮香樓變成國有企業,從此與香港蓮香樓再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