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法庭組︱在法庭,我重新解讀conviction這個字

蘋果日報 2021/06/23 20:44

《蘋果》法庭組

在反送中運動仍如火如荼之際,我加入了《蘋果》法庭組,至今一年半。不夠總結,但足以懷念。我們同事常說,因著排山倒海的抗爭案件,無論多新的新人,都逼著要快速成長。
感謝《蘋果日報》在這個時代,讓我這個對法律毫無認識的中齡記者加入,參與採訪反送中案件。「努力把每件案件寫好」,是我當初加入《蘋果》時承諾對這場運動可以做到的事。
我一踏入法庭就明白,法庭那套語言並不親和,甚至繁瑣累贅,往往要花很多時間理解背後的意思。由初時完全聽不明白法庭上的對話,到「解鎖」明白控辯官三方說話背後的原因,感覺就像小孩偷偷學到了一種竊聽技巧。但同時,我希望自己牢牢記住當初剛進入法庭的無助;這種無助,與市民步入犯人欄的心情無法比擬。
在法庭內,我聽過字字鏗鏘的「不認罪」,也聽過極不情願的「認罪」;我見過一面稚氣少年脫罪的喜悅,步出法庭與最親的人相擁,也見過滿頭華髮的前輩定罪的失落,一道欄,隔絕了一生所愛。
我不願意因工作量而麻木。因為每一個上庭的被告背後都有個愛香港的故事。有些人,我們還未來得及了解他的故事,他們就被關入冷冷的牢房。
在法庭,我重新解讀了conviction這字。這提醒了我,這字除了解「定罪」,亦可解作「信念」。即使被安放一堆罪名在你身上,記得你有的是信念。信念是不會死去的。
因家住西九附近,「有幸」得到長期駐守西九龍裁判法院的「好處」,同時亦得到旁聽不少大案的機會,自眾志三子6.12圍警總認罪入獄、首宗國安法案件7.1翌日即時提堂、8.18流水式集會泛民元老級人物被定罪、47人初選案馬拉松式提堂、蔡玉玲查車牌被定罪淚灑法庭……每一件案,我都記得我的感受。
相比起其他報館及傳媒,《蘋果日報》法庭組是記者人數最多的。很多其他報館聽過審訊首日後已放棄的「細案」,我們仍會緊盯著不放「坐死」。記得幾次與老細報料:「喂老獨喎,行家放棄晒呢單。」老細總說:「我哋都唔理,就冇人理了。」
我不敢說《蘋果》法庭組是行內做得最好,但《蘋果》法庭組的確是行內做得最齊、最多的媒體。
幾多被告的委屈、幾多荒謬諷刺的事、幾多執法者不合理的作供,在沒有記者及旁聽人士的法庭內道出。
是的,「我哋都唔理,就冇人理了」。
工作筆記中,長期置頂有一些熟悉的人名,一直還有些想跟進的故仔。那班審訊長達60多日廿多名年輕被告,親得如家人般。經歷三個月的審訊煎熬,他們沒法工作,困在法庭內不停「被翻看」案發片段。他們在想甚麼呢?案件下月結案陳詞,是否沒有機會訪問他們呢?
還有那個因救人而被捕的博士生,他在法庭上一聲響亮的「明白」,換來多3個月的時光,其後常在法庭旁聽席碰到他高佻瘦削的身影。我還記得我曾向他說過,拜託他一定要接受蘋果訪問,他答應了。我們是要食言了嗎?
蘋果不在了,法庭不會等人,案件審訊如期。
願大家保持熱度,關注抗爭案件。
盼牆內的人抱緊信念,心中存愛。
冀各位行家繼續報道,還原真相。
最後一句是,能成為《蘋果》記者,我與有榮焉。
祝大家亂流下平安。珍重。
《蘋果日報》法庭版 中齡記者
-----------------------------
蘋果App大升級 更簡潔更就手!了解更多立即下載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