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長短倉保平安 - 譚紹興

蘋果日報 2016/05/13 00:00


近日收到一些讀者email,詢問筆者早前在本欄談到持有騰訊(700)長短倉的事項。年初至今,筆者持續看好騰訊前景,因它是港股中少有的企業,能提供持續強勁的盈利增長,但在上月底騰訊的升幅過大,多個技術指標已出現超買情況,所以筆者便在高位累積一些期權淡倉以作保險,因而便變成持有騰訊的長短倉了。
類似情況亦出現在港交所(388),筆者亦持有港交所的長短倉,因深港通像霧又像花,一時炒張德江來港會宣佈深港通好消息,跟着689又話張德江來港不會宣佈深港通的消息,所以筆者便在高位累積一些港交所的期權淡倉以作保險。

筆者一向認為期權組合是透過平衡風險,來提供穩定的回報,而不是如買窩輪般賭單邊,博爆升!
銀行股中筆者喜歡恒生(011)或是中銀香港(2388),除兩者都有5至6厘股息外,最重要他們都有個缺水的阿媽,對持續派股息有一定保障!筆者尤其喜歡買恒生收股息,因恒生是每季派股息的,存錢入恒生,不如買恒生的股票!
不妨想想,存13萬元入恒生一年收到幾多利息?應該買唔到幾多個菠蘿包!但13萬元可買到1,000股恒生,而1,000股的股息頗和味,其中三季每季收到1,100元,而第四季更有2,000多元,回報肯定較存錢落恒生高。同時不似內銀股,要等足輕一年才有股息派!(註:此乃恒生過往股息的情況)
港股由去年5月至今,以跌5000、反彈3000的模式運行,今次恒指由2月低位18278點,升至上月高位21654點到頂回落,上升了3376點,與反彈3000相若。原本照運行模式推算跟著便應該跌5000,即下試16600,幸好早前恒指已完成五浪,今次跌幅應該較少。同時若再次逼近19000點,筆者會開始買貨,如騰訊、吉利(175)及恒地(012)等。

筆者持有港交所長短倉

譚紹興
財經評論員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