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戰新派 對照新與舊
客家菜鬥真味

蘋果日報 2008/02/25 00:00


【本報訊】港人邱德威創辦的倫敦「客家山」餐館早前以4.7億港元售出,全城嘩然,他更誇口本港「口碑好嘅地方食物好渣」。但客家山賣的並非客家菜,只是粵菜,客家真味還需看本港。今晚七點亞視本港台播放的港台節目《香港故事》介紹傳統客家菜館港興大飯店,以及由漂亮客家女子主理的新派客家菜館客家爺爺,告訴大家客家菜香港最真味。 記者:翁煜雄
女人當家講求精緻
「我哋客家女人出名捱得。」中環新派客家菜館「客家爺爺」的老闆Wendy,樣子標致,年僅20多歲便將客家菜發揚光大。
Wendy為發揚真味客家菜,九個月前開此餐廳。她打破「大大碟」傳統,菜餚賣相精緻,配搭創新,如蘿蔔丸子以傳統的蘿蔔茸及糯米揉成,但沒混入肥豬肉。本身纖瘦的Wendy說食肆以年輕或外籍顧客居多,愛追求健康飲食。
以糯米酒等製的糟汁是客家菜秘密武器,多用以炒腩肉,但此店卻配青瓜及蝦,讓蝦肉更惹味,青瓜帶點清香。Wendy說:「舊時客家人好少食海鮮呢類貴嘢。」店內還有口感煙韌的凉粉及清香的單叢茶,吸引不少客家人來一嚐家鄉味。
餐廳設計現代,但配以中式農村餐枱,並以客家圍村村民照片裝飾,外國食客每查詢何為「客家人」,她總回答:「ChineseGypsy(中國吉卜賽人)。」
empty
客家爺爺(電話:25377060)
40年經驗手藝掛帥
40多年前的香港,20歲廚房學徒劉重光忙個不停,因碼頭搬運工人都湧來光顧「抵食夾大件」的客家菜。飄泊的客家群族一直互助,劉重光內地來港也投靠開客家菜酒家的同鄉:「客家人窮,冇山珍海味,只有普通嘢,靠廚師手藝點石成金。」
曾任著名客家菜館泉章居大廚的劉重光20年前另起爐灶,於大圍火車站旁設港興大飯店,至今仍親自下廚,烹調招牌菜梅菜扣肉一絲不苟,腩肉先浸熱再炸,「否則皮唔夠鬆化」,切片後與梅菜相隔放碟,混入魚露等蒸熟。
empty
劉重光希望客家菜的真味能永久延續。
大腸等內臟是客家廚師最善於化腐朽為神奇的素材。劉重光將大腸徹底洗淨去油,再經過拖水、上色、吊亁再炸,步驟煩瑣,煮成的外脆內軟大腸,配甜酸汁是最開胃前菜。
劉重光說,因應健康飲食潮流,飯店將半肥瘦扣肉取代全肥肉,又兼賣盆菜作招徠。但無論記者多次問會否改良客家菜,他總重複着說「煮法始終都係傳統啲好」,深恐客家真味失傳。
empty
港興大飯店(電話:26916726)
話你知:客家人是中國吉卜賽
香港客家人祖先,據稱多來自粵東、江西和閩南,於清初來港開墾,逐漸形成大族群。據早期學者羅香林考證,客家先民源自中原,於不同時代沿不同路線南遷,最遠至海外。客家人具獨特方言、文化、風俗和特性,並慣於在陌生環境生活,練就出刻苦耐勞的能力。
文化評論人彭志銘說,潮州人、福建人等都以該群族原居地為名,但客家人,顧名思義是過客,就像外國的吉卜賽人般流徙飄泊,真正源頭極難考據。本港客家人早期聚居元朗、沙頭角及西貢一帶,帶來客家菜,故本港的客家菜最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