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同住觀念褪色
加州辦華裔老人院舍反應佳

蘋果日報 2002/01/03 00:00


美國亞裔社群近年出現一種趨勢──長者離開子女,遷往介乎獨居及護老院之間的退休人士院舍,起居飲食由院舍照顧。加州弗里蒙特市兩月前出現了區內首間以華裔長者為對象的退休人士院舍,反應不俗,反映成年子女與父母同住的華人傳統,在美國正逐漸消退。
在「樂敍之家」的廚房內,廚師正忙於預備即日的午餐。其中一個飯煲煮的是稀飯,專為那些牙齒掉光了的長者而設;在院舍另一角,一批長者正跟隨導師做些簡單的運動舒展筋骨。
弗里蒙特位於三藩市東南面四十公里,有三成七人口屬亞裔。自「樂敍之家」退休人士院舍去年十一月在當地開幕,六十四個一廳一房單位的入住率,至今已達五成八。
租住單位人士年齡介乎六十五至九十五歲,每人按所住單位,每月繳付約一萬五千四百至二萬九千五百港元不等。他們當中除了一人外,全都是華人。三藩市「安樂長者健康服務」行政總監錢漢生指出,「樂敍之家」凸顯了美國過去十年的趨勢-亞裔長者打破傳統,不再與成年子女同住。

留家侍奉父母時代過去
根據傳統儒家思想,子女有責任照顧年長父母。但美國全國亞太長者中心行政總監克萊頓.方認為,隨着新一代美籍華人變得西化、不再那麼重視傳統,加上不少年輕夫婦都要出外工作,部分傳統觀念難免褪色。
剛於上月把八十歲老父送到「樂敍之家」的黃先生表示:「時代不同了,很少人會留在家中侍奉父母。更何況第二、三代華裔移民不少都有能力讓父母搬開住,而為他們提供更舒適的生活。」
據美國二○○○年人口普查,六十五歲或以上的亞裔及來自太平洋島嶼的長者,有兩成二與成年子女同住,較九○年的兩成四少。
「樂敍之家」成立了委員會關注華人所需。其首項提議是改換機構的顏色,不再用會令華人聯想到喪禮的「死人藍」,另外又會向當局要求更改「樂敍之家」的地址編號,因為現時的編號中有「四」字,令人聯想到「死」。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