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兩個月,這艘「船」巳載走了兩個出眾女人——方逸華、井莉。前者幹練精明,直似帶刺玫瑰;後者清雅芳潔,宛如鵝黃秋菊。方逸華在親友哀思中,化為青煙,返回天界,井莉玉軀仍存人間,芳魂不知何向。六十年代初,井莉隨父井淼自台灣來港,進「邵氏」,不旋踵當上《船》的女主角。《船》——台灣瓊瑤名作,寫三對男女之間的愛情,像船一樣飄流,有向幸福彼岸,有翻沉於苦海,井莉、楊帆這一對兒最後以悲劇終,葬身大海。初登銀幕,演來絲絲入扣,牽動人心。「邵氏」刻意栽培,翌年演出《雲泥》,男主角仍然是楊帆。這部電影,我印象模糊,倒是影片中陶秦詞、王福齡曲的《問白雲》,至今仍琅琅上口:「問白雲,你有多少愁,問白雲,你有多少憂,舊愁散不盡,新怨上心頭……」一唱便愁,曲怨詞鬱,心翳氣悶。一連兩部文藝戲,井莉險些兒給定型為「悲情女星」,張徹有慧眼,相中她當畢生傑作《刺馬》的女角,飾演背夫棄義的蕩婦,姘上丈夫黃縱義兄馬新貽,痴痴相纏,苦苦廝拉,為求相守,害死丈夫。清麗純真的井莉,一投入戲,登時流波瀲艷,狐媚誘人,莫說狄龍的馬新貽,天下漢子誰能不動容?於是人人說井莉演戲承傳自父親井淼,井老爺子戲好,人人皆知,《血手印》的包公,金超群大有不如。多年後,友人秦君在一個場合巧遇井莉。誇她演技精妙,井莉淡然說:「我算啥,不及咱爸一半哪!」謙虛沖和,了無驕氣。
井莉去世消息甫傳,我即致訊伊前夫謝宏中,未幾回訊曰:「十二月九日傍晚在醫院進食時,突然沒有呼吸和心跳,經搶救後以為無事,不久大去了,應沒有什麼痛苦的,願她脫離一切人世間痛苦,願她安息。」短短數言,勝過千言萬語。宏中跟我頗有緣,先是遇於「金牛苑」,繼而一同晚飯,不多時又在金童七十大壽宴席重晤,更未想到的是彼之妻為呂有慧姊有佳,亦即余母雀友呂太千金,姊妹淘蘭青阿姨的姨甥女,告與宏中,同聲說:「世事真奇妙。」六十年代末,羅臻導《一池春水》,男角宗華,女角井莉。「每到放工時候,總看到一個英俊青年來接井莉,手上挽着滿籃美味食物『萬歲』。」時維助導的吳思遠遙憶前事。青年便是謝宏中,當年戮力追求井莉,最後贏得美人歸。
邵氏盛產美人,前後有《十二金釵》和《新十二金釵》,不久前去世的秦萍屬舊釵,何莉莉,林嘉是新釵。秦、井、馬(海倫)乃手帕交,叫關要好。馬海倫,長青樹,七十近,勁道足,儼如四十,駐顏有術,誠凍齡女神。海倫心善,姊妹作古,赴海外佛寺焚香祈福,祝願姊妹淘早登極樂。在船裏跟金峰配對兒的林嘉,我眼中是最美麗的女星,迷伊,每齣電影都看。林沖演大盜歌王,她是二號,一樣如鑽石般的發放光芒,喲!橫看豎看,有哪一點比不上咱們的莉莉?套思遠口頭禪:「命好也要靠運」,一語道破。另一位新釵沈依倒是相識的,偏性感路線,盤絲洞的蜘蛛精,美而艷豐,柔骨體媚,天生尤物,眾男皆醉。七八年相見於樂宮樓頭,淡掃蛾眉,一泓清水,訝然,對曰:「沈先生,那是做戲呀,當不得真唷!」告我在家發悶欲從胡燕妮一樣為「佳藝」拍劇。歡迎歡迎,可惜一口京片子,粵語弗靈光,她懂觀眾不懂,咋辦?珍妮從旁幫腔:你呀,跟康威是老朋友,無論如何總得幫個忙,再憋下去,敢情會生毛病。阿嫂有命,回台商諸高層,獲言是:不行!劇集現場收音,只好唐突美人。顫抖的嗓音,沮喪的臉容,我豈能忘記!沈依亡故了,只能雙手合什默禱:沈姊,天界安詳!新十二金釵已去數人,秦萍飽受折磨方得解決,比起來,安然去世無所痛苦的井莉,更有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