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國際視野:日銀行危機一觸即發

蘋果日報 2002/01/23 00:00


日本「問題」已惹來各方高度關注,美國財長奧尼爾(PaulO'Neill)走訪日本,美其名出席重建阿富汗會議,然明眼人一看便知是為了徹底了解日本經濟、金融及銀行狀況與日本高層會面而來,不然何須勞師動眾?
本欄過去曾多番指出,日本目前問題多多,但最重要的是堆積如山、深不見底的銀行呆壞帳,前日日本私營研究公司帝國數據庫發表2001年公司破產數字較2000年上升1.9%共19,441宗,創17年新高,破產總負債額為16.2萬億日圓(約9,530億港元),該公司警告謂,隨着破產負債額激增,未來可能有更多公司無法自救而須宣布破產,到時銀行豈非又要撇帳?

前景評級遭調低
國際信貸評級公司穆迪(Moody's)周一將日本10家大銀行之前景評級降低至「負面」,主要憂慮企業破產數字有直迫戰後新高趨勢。穆迪發言人指出,以現時銀行的資本財政狀況來衡量,可能不足以應付接踵而來的破產個案所帶來的沉重負擔,必須有大量公帑注入銀行體系或可以有機會喘息,不然將危機重重。
另一家國際信貸評級公司標準普爾(Standard&Poor's)董事總經理米高栢提(MichaelPetit)對日本大銀行的批評更大膽和露骨。他說:「我個人認為,若說日本這些銀行技術上已破產,亦不為過。」如此言論,可有為各方(尤其是全球財金官員和企業家)帶來一點警惕?日本若「爆煲」,將牽連甚廣,全球脆弱的經濟若再受到衝擊,後果不堪設想。美國首先讓日圓貶值,再派高層作更深入了解,其重視及緊張程度,可見一斑!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