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共浴室、飲山水 不怕加水費

蘋果日報 2014/04/25 05:20


【本報訊】本港水費凍結了19年,政府有意加價,但今次加水費浪潮,最少有兩批人或不太受影響。提起加水費,食肆最頭痛,但在西貢的假日山水茶座,則慣了用山水奉客,以減省水費開支。近10多年,全港28間公共浴室似被人遺忘,原來近年不少居於劏房的基層市民,因生活逼人而經常使用,以省回水費。
記者:林社炳

劏房戶淋浴舒展筋骨

香港過去民居環境惡劣,公眾浴室大派用場。今日香港豪宅處處,但原來不少劏房戶仍使用這些公眾浴室。他們不是要省水費,而是生活逼人,家居環境狹小,來到公共浴室淋浴,以舒展筋骨。
香港歷史博物館名譽顧問鄭寶鴻稱,香港1894年開埠以來,爆發過一場鼠疫,疫區由荷李活道東華三院至九如坊。當時殖民地政府清拆全部樓宇重建,為解決衞生問題,在區內建設5間公廁及浴室。
公共浴室遍佈全港,中西區5間算是較集中。當中最有歷史保留價值的第二街公共浴室,內裏格局很有舊式踎廁懷舊味,保留隱私度不高的矮小鐵門。家住附近劏房的黃先生說,居住單位5間劏房共用1個廁所,很不方便。他每晚下班趕在7時使用高𥧌時段前淋浴。
鄭寶鴻憶述,童年住在中區唐樓,設計只有廚房沒廁所,經常要到城皇街的華興里上廁所及公共浴室洗澡。當年要排隊沖涼,1963年制水,4天供水一次,公眾浴室更墟冚。他慨嘆今日香港仍有劏房戶,廁所設備不足,甚至有人露宿街頭。對這些人,公眾浴室,可說是種恩惠。
免費公共浴室不是24小時服務,只在每天早上7時至9時及下午4時30分至晚上8時30分開放。食環署發言人說,本港舊區仍有少數樓宇沒設置浴室,公共浴室方便市民使用,暫沒計劃關閉有關設施。

茶座引山水煮食奉客

食肆用水量龐大,提到加水費,老闆都會皺眉,惟獨一間食肆例外。童年時住西貢嶂上吃山水長大的娥姐說,舊居至今仍沒自來水供應。1963年香港制水,嶂上村民不受影響,全靠吃山水。家人其後搬到山下榕樹澳,父親找溪流開發水源,開闢「水塘」收集山水,鋪設喉管引水自給自足。
娥姐今日仍經營亡父留下的假日山水茶座,拾柴生火炭燒荷葉煨雞、煲山水煮豆漿、豆腐花、豬骨粥、泡普洱茶等奉客。踏入雨季,山水充足,平日家住石梨貝的她,還是愛帶幾瓶山水回家。
家住沙田坳邨的黃氏夫婦,近日冒雨拖手拉車,帶備容器,登山盛載山水回家食用。黃先生說:「用山水煮飯,食唔晒都唔會有酸味。」他聲稱吃了兩年山水,感到健康,又可省水費。在慈雲山長大的吳先生,同樣吃山水長大,「山坑水唔好隨便飲,岩石噴出嘅山水就唔怕飲」。
水務署工程師李志灝稱,該署沒在本港集水區外水源,例如雨水、溪流、山泉或地下井水作恒常水質監測。未經處理的原水,可能含雜質和微生物,勸喻市民飲用經處理自來水,以保障健康。
集團式食肆則難逃加水費浪潮。旗下酒樓食肆遍佈全港的胡珠說,飲食業用水量大,客人開茶、沖洗食具及桌布、煮食等,全部離不開水。政府如加水費,肯定會增加食肆成本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