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中聯瘦身改善業績

蘋果日報 2002/01/03 00:00


假後復市,對科技股有利,昨日全面報好,雖或不能代表今年可以看好科技股,但既然同類股份全面看好,至少反映短期續有表現,事實上,去年後期的科技股,已經有過相當調整,現價與上月高價比較,已有相當距離,稍為向好亦不為過。
以中聯系統(757)來說,上月高位為1.2元,其後曾調整至86仙,已現支持,反覆再升,昨日跟隨大勢而上,以全日高位98仙收市,雖較上日升8.9%,但距離上月高位1.2元,仍有22%水位。
中聯去年9月止半年業績虧損,會是股價的心理障礙,但虧損1729萬元之中,主要是利息支出1440萬元、呆壞帳撥備134萬元及存貨撥備875萬元所形成,期內經濟極差,企業多押後甚至取消工程,出現呆壞帳及為存貨撥備,是大勢使然,並非中聯經營差勁。

為引入新股東作準備
中聯已在「瘦身」中,期內裁員15%或170人,形成行政開支增加1200萬元,亦對期內業績有所影響,但裁員後每年可減省開支3000萬元,則有利於未來業績。
9月底中聯主要債項約4.5億元,其中包括發行予和黃(013)的可換股債券2.77億元,將於今年4月初到期,換股價為3.175元,相信和黃不會換股,該債券必須再作安排。
中聯已於去年9月公布,表示為引入投資者作出商討,至11月,再公布該項商討仍在進行中,雖未提及投資者,但和黃改為債券持有人,若洽商入股,也是合理的估計。
中聯已於3月止年度作出大量撥備,其後半年再作撥備甚至作出「瘦身」行動,是為帳面「淨身」,以及為未來恢復盈利作出準備。
估計商討數月,主要是定價問題,不過,現時距離債券到期只有3個月,已漸漸進入決定階段,中聯的「引入投資者」,可使中聯脫胎換骨,這是科技股大勢以外,中聯獨有的概念,值得注視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