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國美共經營1,688間分店,其中556間由大股東黃光裕私人持有,但交由上市公司管理。德銀估計,國美停牌或涉及注入有關非上市零售業務至上市公司內,收購代價或會透過國美發行新股予大股東來支付。現時,國美每年可向以黃光裕為首的母企,分別收取最多1億元(人民幣.下同)及1.5億元的管理費及採購費。
國美發言人接受查詢指,對於市場傳聞不予任何評論。公司會在適當時候向市場公佈最新業務動向,並以聯交所正式公告內容為準。
有中資零售股分析員指,自國美上市至今,市場已不斷猜測何時獲注入餘下零售業務:「大家聽到無晒反應。」他續指難以判斷國美是次停牌原因,但認為如果注入業務屬實,對公司利多於弊,「起碼無咗個overhang(懸念)。」
國美自2004年起,向非上市公司提供管理及採購服務,有關協議將於今年底到期。德銀估計,如收購代價全數以現金支付,可推動國美每股盈利增加19.5%;但如全數收購代價以新股支付,由於非上市業務盈利能力較低,加上增發股份有攤薄效應,故會拖累國美每股盈利減少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