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後狂掃106個牌 價創379萬新高
伍海山創16億元的士王國

蘋果日報 2010/01/18 00:00


【本報訊】金融海嘯之後樓股大反彈,造就了的士大王財富暴漲約5億元,當全球陷入經濟大衰退時,繼承父業的第二代的士大王伍海山,在過去13個月狂掃106個市區的士牌,擁有車牌數目大增近三分一;市區的士牌價近日創新紀錄至379萬元,令他的的士王國總值升至16億元,單是車租收入每月近800萬元。 記者:呂焯均
市區的士牌價在07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打擊一度下跌,由最高位的約360萬元,直插至08年10月金融海嘯最低位的320萬元,但跌幅已比金融市場少很多。09年市區的士牌價開始反彈,幾乎每個月均上升,直至12月底衝上歷史新高,打破05年的370萬元舊紀錄,達379萬元。
去年11月擁442個牌
根據的士車行聯友投資集團轄下的士聯合交易所網上資料,自08年3月開始紀錄全港首三位擁有最多市區的士牌數量,當時排榜首之的士大王擁有363輛,他趁高價開始出貨,5月減持至358輛,8月減至最低的336輛,9月中金融海嘯危機浮現,隨即改變策略開始掃貨,到去年11月增至442輛,比最低位時多了106輛。第二位最多的士牌的擁有人,投資策略則剛好相反,由08年3月的191輛,逐漸減至一個多月前的153輛。
業內消息說,全港擁有最多的士牌的士大王是泰和車行的老闆伍海山,第二位相信是運通泰集團,現由馬來西亞資本的大眾銀行持有。泰和442輛的士牌價總值逾16億元,以車租每更300元,一日兩更,每輛的士每月車租收入1.8萬元計,泰和每個月單是車租收入便高達近800萬元。
泰和董事總經理伍海山接受訪問,分析他對的士牌市場和投資心得說,的士車租過去一年無減無加,而的士司機收入在近半年好轉,令人對的士業的經營前景看好。07年下半年金融海嘯爆發,令很多人改變對的士牌的投資取向,有人增持,也有人減少,他則認為是投資機會,因為的士車租收入穩定,回報率達4至5厘,比買樓出租回報率高。同時,的士牌數目固定,即使遇到經濟大波動,也沒有恐慌性拋售,像金融海嘯,跌幅是一成幾,顯示風險低。
empty
市區的士牌價近日升至歷史新高379萬元。司徒世華攝
暗示暫不會大舉出手
至於未來走勢,他稍為看淡,至今的士牌價已差不多到頂,可能只有數萬元上落空間,「低息已經消化晒,除非另有利好消息」,暗示他暫時不會再大舉出手。泰和買的士牌不同一般單頭車主,泰和可以跟銀行議息,以企業融資方式,一年訂息一次,息率又較低。
的士聯合交易所負責人陳民強亦說,現時銀行給予一般的士牌貸款十分優惠,利率達P(最優惠利率)減3,即年利率2.5厘,25年供款期每月供1.5萬元,但車租收入已達1.8萬元,有銀行提供更大優惠,頭兩年只需月供7,988元,當中1,500元為本金,等於車主有7,000元「淨袋」,更吸引投資者。由於牌價已處於高位,故最近交投量回降,由去年10月的336個,下跌至11月的297個。
empty
土瓜灣的泰和車行由伍海山父親伍熀創辦。成啟聰攝
父賣電池起家開車行
【本報訊】位於土瓜灣的泰和車行,舖面並不顯眼,這就是第二代的士大王伍海山的基地。根據公司註冊署資料,他名下最少有8間公司,大部份以泰和命名,包括金融、貿易,又進軍內地汽車貿易市場。該些公司名下還持有4個物業,買入日期由86年至09年,以當時交易價格計,合共值逾6,000萬元。
先租後買土瓜灣舖
伍海山繼承父親伍熀的事業與作風,對的士行業信心十足,不怕金融海嘯,仍全力投資。有的士業內人士說,伍海山有父親的基業,財力雄厚,就算遇上另一次金融海嘯,泰和都不會有損傷。
伍熀現已七十多歲,泰和車行是伍熀30年多前創辦,最初他住在區內唐樓租舖售賣汽車電池,常向的士行推銷,因而認識運通泰老闆黃兆麟,於是開始介入買賣的士牌。他先租用土瓜灣地舖作泰和車行,後來業主加租,由5萬加至7萬,他便花千萬元向業主購下業權。伍熀熱愛賽馬,98年開始先後擁有4匹馬,曾為他贏得600萬元獎金,近年把生意轉交兒子海山打理,他另一名兒子富山則為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