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世界的流行口味,顯然是兒童化和中年化。兒童「大晒」,所以玩具和童話層出不窮,市場很大。但兒童消費要靠父母,因此大受歡迎的童話片《哈利波特》、《千與千尋》和《麥兜故事》都強調懷舊色彩,這才格外吸引到中年家長花錢帶子女去觀看。
《哈》拍舊式英國學校、《千》拍舊式日本澡堂、《麥》側重舊香港風味,各式巫術與幻想都舊多過新,其實家長比小孩更看得津津有味。
同期港片《2002》把舊靈異換上全新包裝,可算搞得新穎有趣,然而太注重青春派新人類明星,票房只是中等,未能成為中年家長帶着兒童捧場的熱門選擇。
青春族當然最活躍,不過青年人數正在減少,賺錢能力亦差了,消費市場主要還是靠中年人的荷包。美國青春演員很多,但最高身價的是三四十歲,像湯告魯斯、湯漢斯、茱莉亞羅拔絲,並非幾年前青春逼人的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和琦溫絲莉。妙在近年運程不穩的中生布斯偉利士,與童星合演《鬼眼》亦很賣座。
目前最有國際市場的香港明星,是四十多歲的成龍和周潤發,至於周星馳、劉德華、梁朝偉等亦早已過了青春小子年齡。新進青春派,則玉女比金童更有叫座力。時下香港最缺乏的是童星,主流娛樂界還未注重兒童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