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市場展望:債市新年繼續看好

蘋果日報 2002/01/06 00:00


2001年對大部分投資者而言,大概都很難說得上是好的年頭,但新年伊始,環球經濟面對的不明朗因素卻是有增無減。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以後,本來已經疲態畢呈的經濟,再受到如此打擊,經濟前景只有變得更差。
在經濟漸趨全球化和一體化的今天,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系如果持續不景氣,其他國家和地區亦很難可以獨善其身。不過,當經濟前景難以預料、個別國家和區域經濟捉摸不定的時候,債券卻可能是全球認同的最佳投資選擇。
當經濟前景顯得愈來愈撲朔迷離,令投資者無所適從之際,投資的選擇自然傾向保守,只有最優質的資產才能吸引到最多的資金流入。譬如投資股票,在市況不明的時候,人們都會傾向把資金押在藍籌股上。兩相比較,債券一般都比股票更穩陣,在公司盈利在未來一年半載都難寄厚望的情況下,有固定派息率的債券更有資格成為識貨投資者的寵兒。

經濟縱好轉 利率難大升
最近幾個星期美國發表的一些數據顯示,經濟已有若干改善的迹象,在上周三公布反映製造業景氣的指數,從11月份的44.5出人意料地升至12月份的48.2,這可能意味着美國經濟衰退已接近尾聲。在前一個星期,根據會議局發表的報告,美國人的消費信心已經恢復到911恐怖襲擊前的水平,消費信心指數從11月份的84.9上,升至12月份的93.7,數據改善主要是因為消費者覺得未來經濟將會好轉所致。
這和密歇根大學公布的報告相仿,12月份的消費者情緒指數由11月份的83.9上升至88.8。不過,幾乎同一時間美國的ABC新聞及《Money》雜誌所進行的消費者信心調查卻顯示,美國人的消費信心在2001年最後一個星期再跌兩點至-13,是1996年8月以來最低的數字。儘管這些機構的調查方式有別,但很明顯對於影響美國經濟達6成以上的消費情況,的確是各有各的看法。
聯邦儲備局的積極調降利率行動已有1年,愈來愈多的華爾街分析員認為減息周期可能已告結束。聯邦基金利率期貨合約走勢已反映市場對聯儲局減息的預期已經下降,在1月29及30日的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上,僅有5分之1的機會會再次減息0.25厘。雖然減息周期可能已告尾聲,但對經濟前景看法不一,即使下半年經濟復甦,力度也可能相當溫和,加上通貨膨脹不成威脅,減息潮完結亦不等如利率會馬上回升。在企業盈利回升以前,資金相信仍然會鍾情穩收利息的債券。
江偉雄 宏利免佣基金業務拓展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