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老店奇遇 - 鄭天儀

蘋果日報 2020/04/26 02:20

詠物誌紀實攝影

2003年沙士橫行之後,經濟受挫,香港老店相繼結業,紀實攝影師吳文正開始關注老店並展開長期拍攝計劃,出版了兩本《街坊老店》,同時加劇了他收藏庶民舊物的毒癮:跌打舖、醫館、米舖、茶行、鏡行等等執笠,他聞風奔撲夜冷店、天黑墟、街頭或買或撿,舊招牌、戲院凳、小販車、連舊式酒樓龍鳳木雕都不放過,藏品塞滿了過千呎貨倉。他說,懷舊之外更想作「香港人情的搜集」,流失的點滴既有感覺,也有溫度。

17年後武肺突襲,來勢更凶更急,老店結業潮迅雷不及掩耳,連道別也來不及就消失了。那天文正來大業喝酒,我問這位以人類學式記錄本土老店的始祖,此際心情?殊不知他說近幾年已「收手」,一來忙於他的文化事業,二來人過半百,不能不考慮斷捨離的人生課題,萬般帶不走,一切物欲、藏舊都是負累,只有記憶歷久常新,不能斷、何堪離?

世道流傳,歲月無情。吳文正終於接受了「好多嘢返唔到轉頭。」

「唉,看到老店執笠趨勢,我也很矛盾,越挖得深我發現越要看得開。一有老店閂門大家就指罵地產霸權,其實歸咎於單一問題極不理性。」跟不少老店東主稔熟、約十年前開始創業的文正以過來人口吻嘆道:「有老店東主慨嘆含辛茹苦送仔女讀大學,實在不忍他們接手家族生意,店主說:『我呢行冇前途,唔通仲要個仔揼、揼、揼咩?日日開舖我都好辛苦㗎!』老店已完成歷史使命,換我是他,情何以堪呢?」文正呷着清酒說。

時代巨輪喚醒了他,減少浪漫化和犬儒;但也遺憾老店消失速度太驚人,試過因為事忙推延了跟店東約好的拍攝日程,重新預約時卻發現對方已黯然結業,追憶無從。

吳文正是我《信報》的舊同事,昔日我們在報館會呷着啤酒聽曹sir(已故平民股神曹仁超)講舊史,我和文正也因舊物,引發過一件幻海奇遇。

幾年前的初夏,一位愛書老人離世了,一倉的舊書包括線裝書要清理,朋友知我愛書,特意通知我到倉揀喜歡的書走,否則就送到堆填區。那天我選了一些書欲離去,在一堆被棄置的垃圾中看見一張學生成績表,在零點零一秒中我瞄到一個熟悉的名字與臉孔,是小鮮肉吳文正。
舊書堆中的熟悉臉孔
我霍地毛管戙,定神後取出了垃圾堆中的成績表,確認是吳文正在陳樹渠中學時的成績表,還有照片和老師對他的評價。茫茫人海,如果不是那電光火石的零點零一秒,又如果看到的是其他陌生人,這對當事人意義深厚的舊物估計已長埋堆填區了,好像有主宰要我看到,然後物歸原主。

當我交還成績表給文正,這次輪到他毛管戙,他𢱑頭說跟倉主、仙遊的老人並不認識,估計是書癡在舊書店掃書時,摻雜了他在搬屋時失落的一堆舊物,這成了我倆之間一樁不可思議的友儕回憶。

文正早陣子到檳城避疫一個月,重燃起對紀實攝影的一團火,香港已影到膩了,祖籍福建的他想影福建人在東南亞的足迹,用攝影說移民的故事。我期待他未來這個十年計劃,繼續記錄人情味。
撰文:鄭天儀
文藝平台「The Culturist 文化者」創辦人、大業藝術書店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