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飯,聽名字真奇怪。怎麼有魚,又有飯?魚能當飯吃嗎?
生米炊成的是白米飯,把活魚煮熟,便是魚飯了,是老潮州人的叫法,年輕一輩也不懂。
這是一種文化,源自漁夫半夜出海,在小艇中生一火爐,煮滾一鍋海水,捕到魚後活生生投入沸水中,煮熟撈起,用一個圓形的竹籮盛着,一大早拿去市場販賣,竟然在炎熱的夏天,不經冷藏,保存一兩天,還是那麼新鮮,因為鹽是最基本的防腐劑。
在香港,這種文化正在消失,做魚飯的,數不出五家人。
九龍城的「元合」,從前躲在賈炳達道的一條小巷子中製作後,拿到街上的小檔口出售,後來移到衙前塱道。老的一家約滿,當今搬去街尾七十二號新開張,舖頭寬大了許多,又衞生又亁淨,真是不可多得的存生。
至於賣的是什麼魚?也不一定。當天從批發商處看到有什麼最新鮮的,就炮製什麼魚飯,淡水的烏頭則長年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