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視像會議 改用夏令時間
籌備復課小學定防炎10招
二十多萬名高小學生,經過一個多月的另類假期後,下周一將要開始背負沉重的書包上學去。有學校花上數千元加裝洗手盆、增聘清潔工人、全體師生測溫、甚至將早會改為視像會議,營造清潔安全校舍,迎接久違的學生。家長信心有多大,還看下周一的學生出席率。 記者:倪清江、陸羽平、譚秀嫺、蔡朗清
【本報訊】全港各小學近日紛紛忙於為下周一小四至小六復課作準備,其中柴灣世界龍岡學校馮耀卿夫人紀念小學為減低學生交叉感染機會,推行十多項防炎措施,包括不再在有蓋操場進行早會,而是坐在班房內透過視像會議接受訓導主任訓話。有醫療界人士認為,小學生可能不習慣長時間戴口罩,建議老師酌情讓學生在適當地方除下口罩「唞氣」。
該校昨向傳媒介紹學校推行的防炎措施,校長蘇威鳴表示,校方獲賽馬會未來三個月每月撥款一萬六千元,用作添置六個洗手盆、購置口罩、買消毒產品及清潔消毒校舍開支,更以時薪五十元,額外聘請兩名校工,在下周一復課後,每日於放學後工作四小時,清潔消毒全校;另外又添置數部噴水機,用以盛載加有開稀漂白水及消毒藥水,於小息後噴灑廁所消毒。
為免學生要長時間戴口罩,該校跟不少全日制小學一樣,在復課後改行夏令時間表,學生於下午一時許便可回家午膳。蘇校長認為,小學家長較中學家長合作,相信多會配合量度體溫措施,所以他認為下周一復課當日,不會出現中學復課時的混亂情況。
學生連續五日零感染
油尖旺校長會昨也為區內教師舉行一場復課講座,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校長蔡楷俊表示,為令家長更放心,校方特別以三千六百元購入兩部紅外線前額測溫器,學生在家量度體溫後,回校都需再測一次。他希望教統局盡快落實「一校一醫生」計劃,加強保障學生。
家長聯盟主席陳小珠認為,應等到世衞取消對香港的旅遊警告,學校才復課;不過隨着近日疫情減退,她表示不會強烈反對小學在下周一復課。
醫療政策評議會會長郭家麒認為疫情已好轉,他同意下周一復課,但提醒學校及家長勿掉以輕心。至於小學生可能不習慣長時間戴口罩,他建議老師酌情處理,如學生需要除下口罩「唞氣」,可着他們找一處四周無人的地方除下口罩一會,然後再返回課室上課。
教統局資料顯示,學生已保持連續五日「零感染」。該局前日於大會堂舉行的復課講座,瑪嘉烈醫院兒科顧問醫生梁志偉表示,該院四十六宗十八歲以下的感染個案中,四十四宗已康復出院,當中只有五宗曾入深切治療部。
部份小學校工近日用洗廁所機清潔廁所地板,確保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