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今日

李怡專欄:示威後台 - 李怡

蘋果日報 2002/01/23 00:00


上星期三,天安門廣場罕有地出現上百人示威抗議的場面,抗議者高呼「李鵬,還我血淚錢」的口號。現場雖有大批公安戒備,但對示威者沒有採取行動,事件中也無人被捕。
這絕不是自發的事件,也絕不是偶然的事件。自八九年「六四」以來,過去十多年,別說天安門廣場聚集上百人示威,哪怕只有一個人張開一條橫幅,在廣場的公安都會一擁而上將這個人逮捕。更何況是針對現任人大委員長、中共政治局常委的李鵬。公安不採取行動,顯然事前已有人打過招呼,知道示威者的背後有比李鵬強硬得多的後台。
示威者所針對的,是經營期貨的「新國大」於一九九八年突然倒閉事件。但這事件已於去年六月審結了,「新國大」的幕後老闆曹予飛處死,總經理高振宇被判無期徒刑,財務顧問龔聰穎被判死緩。李鵬與「新國大」的關係,只是他的三子李小勇透過一家武警公司,間接持有「新國大」百分之五股份,並從期貨交易中獲取一百二十萬元人民幣佣金。若示威者要追還「新國大」的「血淚錢」,理應在過去三年多追討,斷無道理等案件審結之後半年,才會到天安門廣場示威。因此,示威事件幕後暗藏政治鬥爭,也就昭然若揭了。
再聯繫到一個多月前官方的《證券市場周刊》,於十一月二十四日刊出的《神秘的華能國際》這篇文章,政治鬥爭的意味就更清楚了。《證券市場周刊》的文章,指李鵬家族利用特權,讓其家族藉「華能國際」公司在美、港、中三地上市,並藉此大搞利益輸送。文章說,「華能國際就像是一艘大船,船長就是擔任董事長的李鵬夫人朱琳,舵手就是李鵬長子李小鵬」。撰寫這篇報道的,是武警出身的記者馬海林。文章刊出後,李鵬向中國證監會和分管經濟工作的副總理溫家寶施壓,撰稿的記者被拘捕,雜誌負責人作檢討,該期雜誌也收回,但市面已流通了五百萬份複印本。朱琳打破中國高層領導人向來不對媒體作回應的慣例,接受《中華英才》半月刊訪問,強調「我沒有一分錢股票,也沒有一張非法債券。」
馬海林的文章不會沒有後台,文章在官方刊物出現不是偶然的。倘屬偶然,那麼天安門廣場的示威何以又接踵而來?兩件事聯繫起來,相信同十六大之前的黨爭有關。中共十六大,名義上年逾七旬的掌最高權力的三個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都要退下來了。但江澤民會保留軍委主席的職位,繼續垂簾聽政;另據悉有人力保朱鎔基擔任國務院顧問。那麼李鵬大概也想保留某個位置吧。天安門的示威,顯示有更強的勢力要他徹底退下。誰是這個更強勢力的代表?還用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