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召開「十六大」前,展開了一波又一波對江澤民的造神運動,第一本江的理論專著《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書,近日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新華社報道稱,江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一脈相承」,換言之,是馬列理論的第四個里程碑,是中共執政黨的新的「聖經」。
中共在宣布「十六大」召開的日期時,強調大會要「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又強調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即江澤民任總書記)以來的成就,顯然是從理論(三個代表)到實踐(江掌權十三年),對江的歌功頌德不遺餘力。再加上現又捧出新的「聖經」,顯示中共「十六大」將開始中共政治生活中又一個不正常時期,這時期的特點是:絕對權力加上老人政治。
這樣的時期,在中共建國後發生過兩次,一次是毛的晚年。當時毛擁有黨內的絕對權力,他的話是「一句頂一萬句」,無論是開黨大會、中央全會或政治局會議,人人都只等着他說話,其他人除了附和與歌頌就沒有任何語言。到了晚年,不但黨內沒有任何人可以向他提出一句稍有不同意見的話,而且除非他召見,否則與他見面、講話都不大可能。到最後,連江青等「四人幫」要見他,都要通過他身邊唯一信任的女人──張玉鳳。毛原是一個絕頂聰明、早年又有民主自由思想的人,但絕對權力加上年老,以及在自我膨脹到封閉了所有訊息的情況下,晚年就變了一個大怪物。文革、批鄧,最後以發生「四五天安門事件」及鎮壓群眾而釀成悲劇。
第二次的絕對權力加老人政治發生在鄧的晚年。一九八八年鄧要硬闖開放物價關,導致全國通貨膨脹,經濟失控,但當時的總書記趙紫陽不敢當面向他提出,只好轉請另一超級老人薄一波向鄧提議煞車。鄧無奈接受卻對趙不滿。八九年胡耀邦去世,學生開展民主運動,鄧小平聽了李鵬等滙報之後,定性為「反革命暴亂」。當時黨內高層的多數人反對這個「定性」,但沒有人敢逆他的意思。天安門的血腥鎮壓,就是鄧為了維護他對學生運動的定性而製造出來的悲劇。
從中共黨的角度來看,毛、鄧都有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在黨的一元化領導而實際是一人化領導之下,都無法擺脫「絕對權力意味絕對腐化」這個亞克頓勳爵的鐵律。再加上人老了,就難以接受新鮮事物,也必然會比較固執,因此最終都變成大怪物。絕對權力加上老人政治,幾乎一定造成政局的極度不穩定。
江澤民倘若憑他那三腳貓似的「三個代表」「學說」,硬在「十六大」形成絕對權力,再加上他已是七十六歲的老人,那麼即使他在過去十三年的成績不差,中國未來仍會陷入政治生活中不正常與不穩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