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當世界經濟因美國經濟大蕭條而陷於泥沼的時候,著名經濟學家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特地寫了一篇短文,一方面希望穩住民眾的信心,另一方面則希望民眾可以深刻地反省本身的經濟處境。這篇短文的題目是《我們兒孫輩的經濟前景》(EconomicPossibilitiesforourGrandchildren)。
經濟成就有根有據
凱恩斯在文中一再強調,世界經濟特別是英國經濟取得的成績不是虛幻的,而是實在及有根有據的,這樣的繁榮及經濟成果是由多年來的生產力提升及資本累積所達成的,因此不應該因為短期的經濟困境而認為過往的成就是建築在流沙上的,更不應該認為世界經濟、英國經濟將會自此而不斷萎縮,把以往的繁榮一筆勾銷。
不過,凱恩斯想做的不僅僅是為經濟信心打打氣,他更指出由於經濟成長將持續、資本累積將持續、生產力提升將持續、社會將有機會在不久將來徹底解決生計的問題,民眾將有更多休閒的時間來追尋其他生活的目標,包括藝術創作、學習新鮮事物以至重新設計生活的目標、模式。凱恩斯更說,到那時候大家將可重新衡量金錢、財富的重要性,並把其他生活價值如親情、友愛、鄰舍關係等放回應有的重要位置。
凱恩斯的這番論斷到目前為止只說對了一半,也就是說世界經濟不僅真的能擺脫大蕭條的困境,而且民眾的生活水平、富裕程度大幅增長,比「奢華」的二十年代不知好上多少倍。而按照凱恩斯的說法,現時全球的經濟困境雖然嚴重,但跟三十年代的大蕭條相去甚遠,只要生產力的增長不斷、資本累積不斷,經濟困境必將在短時間內過去,而社會只會比現在更富裕。
至於凱恩斯所作的另一個論斷,即經濟富裕可以徹底解決生計問題,到現時為止還未有國家能實現,即使最強大的美國以至福利最完善的北歐國家也未達到那個水平,不同地方的民眾依然只能把金錢、財富放在首要的位置,甚至因而犧牲其他重要的目標及價值。
利用閒暇 享受閒暇
我們當然無法預計甚麼時候人類就會可以達到凱恩斯所說的富裕程度,也許要到我們兒孫輩的一代時才有機會實現;但正如凱恩斯所言,即使一時還要為生計奔波,民眾仍可以為未來的「烏托邦」作一點準備,利用閒暇追尋其他重要的價值、重要的生活目標,例如享受家庭團聚、友情的歡娛;欣賞美善的事物、表現……等。而這幾天的節日正好給了我們這樣的空間、閒暇。
(圖)港人應拋開為生計奔波的煩惱,好好享受這幾天新年帶來的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