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時嘅時局,無論政治抑或經濟,簡單嚟講,係一個慢性攬炒格局。
對個人而言,可以選擇嘅出路,不外乎兩個:一係幫手加速攬炒,博佢浴火重生;一就係向外闖蕩,離開香港。後者嘅可行性同成功機會,比起前者高出太多,尤其係精英階層。我相信,近期有心向外闖嘅港人,想必係創新高。走得嘅精英之中,Startup創辦人係其中一瓣,有唔少國家例如英國,就設有Start-up Visa或者Innovation Visa。
講起向外闖,最近見過本地其中一本土初創HKTaxi嘅創辦人,佢哋雖然已經創業6年,佔七成市場份額,但原來都要守業4到5年之後、行咗新嘅商業模式,又推行咗信用卡支付,盤生意至可以做到有錢賺。創辦人同我講,佢哋創業時嘅初衷,原來都係做海外市場,最終喺香港市場殺出一條血路,籌咗一兩輪錢然後收支平衡,其實都算係一個意外,但無論如何,香港叫做有啲成績,佢短期內點都會專注返喺度。
另一啲創辦人朋友,就算香港生意未必係差,早就叠埋心水衝出國際,印象中,緬甸、越南同泰國都係熱門地。
講返轉頭,亦有少數可以走但決定唔走嘅生意人,佢哋對香港心存希望,仍然相信,只要堅持落去,總有一日,香港可以變返以前嘅香港,至少係轉返去懷柔管治年代嘅香港。佢哋真心相信,只要北京意識及了解到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內地企業集資主要窗口的地位,對於美中歐國際博弈,理論上是百利而無一害,治港方針有天終會重回懷柔路線。
問題係如果在路線更改之前,香港的逆權運動已曲終人散,捱唔到一些重要經濟數據及事件的出現,去證明香港的獨特地位及價值,有關嘅美好願望就會落空。所以有朋友認為,保持逆權運動唔好「提早玩完」十分重要,一啲大家早前強調的原則,例如Be Water、不指教不指摘不割席不篤灰,既可團結大家,亦再助呢這場運動可持續地一直進行下去。
尹思哲
http://linkedin.com/in/wanszez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