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途出家不損熱誠 並肩同行互相砥礪

立場新聞 2020/04/20 14:50


當天踏進香港演藝學院校門,正式涉足戲曲世界,開始細味這門傳統藝術之美;今天考入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茶館新星劇團,並肩同遊浩瀚梨園,繼續鑽研粵劇、粵曲、粵樂,努力提升聲、色、藝。由同屆同學到劇團拍檔,演員黃可柔與樂師何晉熙一直互勵互勉,除了做好演與奏的本份,二人同時心繫行業發展,期望將這門傳統藝術愈做愈精,把這條粵劇之路愈拓愈闊,接通更多觀眾,無負前人付出。
empty
黃可柔的粵劇反串扮相
演員黃可柔從小跟隨家中長輩出入戲棚看戲,耳濡目染,對於戲行種種自然毫不陌生,「例如每年的賀誕,都有機會接觸粵劇,以及舞龍舞獅等活動,自小已經留下深刻印象」,可是一直僅以觀眾身分參與,並未正式拜師學藝,「小時候已經想學,可是家人都反對,就連興趣班都不批准;其實當時的社會氣氛都不太鼓勵學戲,擔心日後賺不到錢。」直至完成公開考試,可柔決定報讀演藝學院戲曲學院,也許家人看得到她對粵劇的熱愛,都支持她全力追尋自身志向,演員之路至此才真正展開。
樂師何晉熙從小學習笛子,然而在升學路途上,本來當護士才是其第一志願,其後決定棄醫護從音樂,一方面基於成績考慮,另一方面因為受到身邊親友多番勸說,「很多人叫我不要讀護士,說我應該要讀音樂,然後我都再衡量過,自己的確鍾意音樂。」由於名額限制,晉熙未有入讀演藝學院音樂學院中樂系,最終踏進戲曲學院,專修粵劇音樂,他直言「自己當時對戲曲是毫無認識的」,學習熱誠卻絲毫無損,「成功入讀就要認真學習,部份同學可能會有轉系的想法,我就沒有,並沒有將戲曲視為後備。」
那一年,他倆考進了戲曲學院。
empty
茶館新星劇團樂師何晉熙
由零開始學習粵劇音樂,晉熙自言困難不大,對比從小接受的音樂訓練,分別不在技術,而在心態,「音樂家會有很多獨奏或合奏機會,粵劇音樂的性質則是伴奏,最大分別就在這裡,唯一不同的就是演奏形式」;他坦承,處於心態過渡階段,演奏水準都會受到影響,「可能覺得自己的角色不及以前那麼突出,甚至導致某程度上的疏懶」,幸好只是一時迷惘,他已及時醒覺,「時間一過,好像又跨過了門檻,覺得無論什麼位置也好,都須堅守自己的專業、維持自己的操守。」學習道路上,晉熙一直帶著這份認真,「就算是用盡所有精力,吹奏四小時、五小時的笛子,都不會覺得累;就算是無人留意的地方,都要盡我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好」,在戲曲學院先後跟從不同名師鑽研笛子、洞簫及廣東大笛,他最終考獲一級榮譽佳績,並且獲頒院長嘉許名單。
可柔也屬半途出家,她也深明自己或有不足,包括見識方面,「如果從小就在戲班浸淫,那些演員就有機會吸收很多精華,例如體會到前輩們做戲時的感覺,優秀的表演方法自然可以好好借用,就算見到的是『哈碌』,都有助提升執生能力」,同時她亦深信,每位演員都有其過人之處,特色人人不同,「對比一些同齡演員,我亦有我優勝的地方,他們自小就在戲班看戲,我則從小打好紥實音樂基礎。」可柔分別學習過鋼琴及笛子,中西音樂知識對其學戲都帶來了很大幫助,「別人需要較長時間才可掌握的音域、音準,我可能聽聽就知,或者上堂時老師指導某種腔口需要怎樣唱,我可能比較快就理解到」,除了樂理及唱腔之外,就連肢體動作都有影響,「就是身體與旋律之間的協調性,有時戲曲都會有些偏向舞蹈性的處理,節奏感也是重要一環。」
那一年,他倆考進了茶館新星劇團。
剛完成戲曲學院學士學位課程,碰巧茶館新星劇團舉行招募,可柔與晉熙雙雙中選,他倆都很珍惜這個機會,其中可柔認為長演劇目安排有助她鍛鍊穩定性,「長期都有戲做,就如以前在學院日日練功一樣,不論用聲、身體,都不會容易冷卻」,晉熙則指穩定演出環境會令表演質素提升,「我們這個固定班底有個共同想法:就算是長演節目,都必須保持質素;即使同一首曲演奏了三個月,都仍然可以有變化,因為我們會在每一日的排練及演出中稍微檢討,以至嘗試突破。」展望未來,除了繼續提升個人造詣,對於「如何傳承」、「怎樣活化」等等問題,二人都是念茲在茲,希望在維護傳統的同時,不忘大膽求變。
empty
(原文刊於《戲曲之旅》2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