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好的」兒童劇?(觀眾篇)

立場新聞 2020/05/04 10:57


兒童劇(theatre for young audience)顧名思義就是在劇場當中以各種形式,向年輕人表演,說出各種有情節與沒情節的故事。彷彿好像成人劇場一樣,不是單一戲種,不只是戲偶劇、面具劇、話劇、歌舞劇的單一品種稱謂的代號,乃是所有給兒童欣賞的舞台表演統稱。這麼闊的世界,又多分歧,又很主觀,如何是「好」。
✨借傳統西方故事元素分析「好」兒童劇
傳統西方認為故事有三個重要構成的基本元素,就是:講故事的人、聽故事的人,及講故事的方式與內容。用這些角度來說明及分析,可能是比較容易的方法,去分辨什麼是「好」兒童劇。
??觀眾(聽故事的人)
#年齡段不同口味完全不一樣
先從聽故事的人,就以觀眾開始。兒童劇場聽故事的人,自然就是兒童及青少年,兒童及青少年從0到18歲,可以算是幾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把觀眾分年齡段去觀賞表演,就是首要條件。
① ?0至3歲的嬰幼兒
他們有三種氣質去面對生活挑戰,就是害怕、平靜,及激動。他們觀劇會作出完全不同的反應。如何使他們在劇場內平靜而不逃避?激動而不害怕?害怕而又得到舒緩呢?
② ??3至8歲的孩子
有四個氣質向度,就是:怕生與否、專注力長短、感覺敏銳度、好動與控制能力。

a. 要孩子「不怕」劇場陌生環境靠引入過程是否鬆弛,加上表演中緊張與放鬆的平衡處理。

b. 要能吸引他們「專注」,就靠故事情節與想像力。

c. 「感情敏銳」的孩子能自控,靠角色與畫面的情感與浪漫創造。

d. 是否使小朋友情緒有認同及反應,而「不致失控亂跑」破壞戲劇進行,就必須靠故事張力的一收一放,及角色的魅力。

③ ??8至12歲的年輕人
入劇場與否,靠的是作品是否與他們性別發展與個人喜好吻合。他們的觀劇口味差別很大。他們會告訴你喜歡不喜歡,順意而行,方為親子觀劇正道。這也因此,令到劇場經營十分困難,因為永遠沒有一個戲,可以吸引這年齡層的所有觀眾。
④ ?‍♀️?‍♂️12至15歲的觀眾
他們喜愛與否,關係在於劇中是否找到自己的影子。
⑤ ?‍♀️?‍♂️15至18歲的朋友
正義感強,喜愛尋找公平,正義的化身,去替「他」行道。長篇公益廣告式去宣傳精神文明為主的角度,或是主題公園Show的風格,娛樂為主、演完即止、水過鴨背的方向。
與年輕人的追求,可能是背道而馳、越走越遠,所以未必能吸引他們的目光。冰雪奇緣、小白及鋼鐵俠商業作品的流行,能感動萬千男孩、女孩的心靈,或許可以給我們一個啓示。
#切合年齡需要才事半功倍
兒童劇必須擁有「夢幻」、「感染」、「教育」、「帶領」、「精巧」、「參與」,這些我全部都同意。
但「好的」兒童劇,必須平衡不同氣質孩子的需要,不同性格發展的兒童,也可以達成一致效果才算成功。因為,再「好的」劇,不同年齡及氣質的年輕人一開始就抗拒,任何表演都事倍功半。
#家長是推手還是障礙
我們做兒童劇行業的人,都明白購票的永遠是家長,看戲的永遠是兒童。大家都開始明白教育家長的重要,於是大部份的宣傳單張都強調當中的教育意義,以及對小朋友的好處。又或者是如何好玩,如何有樂趣,去呼召家長。
但如果我們永遠沒法教導家長,認識不同年齡階段小朋友有不同的需要。自己孩子與其他小朋友的興趣、口味、氣質不同,因此會產生不同需要的話,我們很難成功邀請家長成為我們的推手。反之可能使他們成為自己小朋友欣賞藝術的障礙。
西方追求一個「好」的兒童劇,兒童及家長都能充分欣賞,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