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好的」兒童劇?(內容與方式篇)

立場新聞 2020/05/04 11:00


心理年齡的配合
知道哪一位觀眾要看,也知道誰要表演,當然我們就要知道,舞台上的內容與方式。明顯好的兒童劇必須能配合年輕人的「心理年齡」,所表達的內容是兒童能想像、能承受,並且可以投入角色的行為,並且得到感染。
生理年齡的掌握
由於年齡越小的孩子「專注力越短」,所以故事不能太複雜,表演時間不能太長。每一段落之間,必須有機地加入舒緩、放鬆或思考,及幻想環節,以便小朋友進行左右腦交叉運動,保持專注之同時,可以消除緊張。越年輕的觀眾劇情發展的每一段落時間需要越短。當然也要考慮年輕人的生理長短時間,例如:小便、口渴、悲傷及憂慮等時間線。
不同時候側重不同
任何年齡段,「好」兒童劇必須有「想像力」、「同理心」、「勇敢冒險精神」等元素,只是不同年齡段側重點有所不同,嬰幼兒是同理心,3至8是想像力,8歲以上是勇敢冒險精神,三者不能缺少,只是其中一項更為突出。
豐富而不誇張,孩子共鳴
當然,空間「顏色豐富」,故事「充滿感情」,角色吸引,內容引起孩子的「共鳴與投入」,氣氛「神秘、浪漫」而不恐怖,節奏明快,分段清楚,長短適中,台詞動作快慢得宜,吸引而「不誇張」。演員「不假裝成兒童」模樣,但獲孩子認同,並且從角色身上呈現及反射出孩子的心靈世界,都很重要。
「好」不容易
兒童劇藝沒有簡單的「好」標準,只能給大家一個帶領往「好方向」發展的「索引」。
說別人的戲不好,反而容易。要建立「好」的兒童劇文化環境,數量才是正道,兒童戲劇在社會之中未有足夠數量之前,要「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