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消失》— 略論同質化

立場新聞 2021/12/27 22:25


【文:劉子萱】
他者(der Andere)的時代已然逝去。韓炳哲(Byung-Chul Han)《他者的消失》批判新自由主義之下對於生產和績效的極端追求,提倡應當走出自我空間和同溫層,傾聽甚或接納客體 — 他者的聲音。
一、同質化的出現
基於新自由主義下的自我解放,人們沉浸於自我空間。在數字化時代,看似更加能夠接觸到「他者」,實際上卻是在無限的社交空間中形成對於他者的排斥與壓迫,使得他者被消除。而在他者被排斥和壓迫之下,社交空間不斷收縮,使得他者被完全排擠,直至消失。在同一空間中,沒有他者的存在。
一般來說,即是「圍爐取暖」,有如同路人,每人都只想尋找能夠使得自身安定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是不能夠容納他者的存在,否則,便不得安定了。放於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排除他者,即是使得其話語權消失。或來自於自由市場的價格競爭,或來自於國際關係中的政治角力。無論是在個人,抑或是在國際社會中,他者的消失都與利益與立場相關。個人尋求安定,陶醉於自我認可,即使是他人的認可,也與他者是無關的。所謂的他人,均是同溫層的夥伴。而在新自由主義之下,為求利益最大化,不得不尋求穩固的利益鏈,與此同時,把他者排斥在外,以維護己身的利益。若是看中國古代,同質化有如幫會。拉幫結派之徒,乍看交遊廣闊,還不是為了達至共同目的 — 利益最大化。而此處或許便牽涉到人之慾望了。韓炳哲認為,由此會產生恐怖主義。在排除他者的過程之中,暴力手段便無可避免。
不過,在看待慾望之時不能將慾望妖魔化,人還是要得到內心的安定。人還是需要讚許,需要信仰,即使是沒有突破自我空間。
二、同質化的危機
而同質化的危機,韓炳哲用「恐怖」來概述。同質化有機會使得人們無法走出同溫層,進而價值,思想被無限複製。人們成為了複製人一般。此處的觀點與法國群體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如出一轍,在其論著《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中就指出,當個人處於群體之中時,便會將自己沉浸於其中,變得隨波逐流,個體的智慧將會被群體湮滅,將會被群體消失。而矛盾的是,當所有人都千篇一律,人們便會開始重新思考,突出自己,要變得與眾不同。數字化時代,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使用,使得人們相互連結。
如前文所述,人們在尋找自我空間,亦即是會「埋堆」。而這一舉動,使得人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只聽到來自於自己的聲音。而在這種情況之下,他者似乎從未踏入過自我中。譬如,社交媒體會自動推送相關貼文,又如視覺化搜尋器 Pinterest,從一開始便會詢問用戶的個人喜好,以便日後為用戶尋找適當的圖片。如是一來,如斯便捷與智能的功能便把人們與外界隔絕,與他者隔絕。所以,他者在這種情況之下便從未進入己身的視覺,更莫論他者的存在了。
三、那麼,應如何自處?
韓炳哲在書中提及到,或許日後,傾聽者會成為一種職業。當人們自知安定的空間已經無法滿足己身慾望時,便會選擇作出改變(而前者安定的空間,或群體,筆者認為除了與慾望有關,還與個體的妥協有關,使得個體變得隨波逐流,如喝狂泉之水)。人們開始渴望跳出樊籠,接觸外界。而此時,傾聽者的角色便成為與外界溝通的橋樑。人們希望從他者身上得到異樣的東西,或許是目光,或許是聲音。由此,同質化在新自由主義之下看似是一齣無可避免的悲劇。或許這與尼爾.波茲曼的觀點類同,在其論著《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中,他便指出人們會順從與附庸,成為娛樂至死的物種。人們沉醉於各種娛樂方式,並以此為文化精神,是奶瓶與巨嬰的關係。
是故韓炳哲鼓勵人們應走出自我空間,傾聽和容納「他者」的聲音。不過,群體、大眾,多為漁父者也,才會出現舉世皆濁,眾人皆醉的形貌。或許,身處於這樣的環境之下,孤獨才是保持清醒的必要條件吧。
作者自我簡介:中文系二年級生,成長中,待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