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曖昧的復古獨腳戲 — 談潘信華的當代水墨創作

立場新聞 2018/04/25 18:20


翻新中國現代繪畫議題,縈繞上百年。翻新,基於它曾苦無前路;說是縈繞,因改革之名背後盡是民族情緒和國族身份的重擔。時移世易,文藝救國或融合中西的主張,彷彿不合時宜,或該放下過去的觀點,重新思索前路。可是,當前學習、詮釋或回應中國藝術傳統仍是沉重的包袱,不選擇繼承不予以尊重則仿似背叛老祖宗的家訓一樣。即使其後於台灣寶島延續,理解「國畫」一詞之差異仍曾引起牽連大波。倘若我們平心靜氣打開中國藝術史每一頁,翻新與改革其實歷朝歷代時刻常在。
藝術家潘信華,是台灣現代水墨畫者重要一員。他出生及成長於台東,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主修水墨,副修理論。二十年後重回母校任教四載,現於台北及花蓮工作及生活。去年秋季,他於台北亞洲藝術中心舉辦《桃源異景──潘信華個展》 ,以作品申述他對宋代繪畫的嚮往、古意之理解,及文人畫觀念對中國藝術發展的利與弊。而在他的繪畫實踐中,質樸的紙感、斑駁的色層,及曖昧的物件敘事美學,最教人著迷。
古意之辨
古意,本是個清晰易辨的概念。北宋時,蘇軾與米芾提出崇尚古意的文人美學要求,如米芾說:「董源霧景橫披全幅,……意趣高古」及「林木奇古,坡岸皴如董源。」他們眼中師法之古人,乃隋唐以前的荊浩、關仝、董源、巨然、黃筌、徐熙、吳道子及顧愷之等名家。及至元代趙孟頫,尊古與尚古之審美標準推至更重要位置,並成為日後的藝術潮流。「作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他的主張直接把畫工或宮廷畫師,與文人士大夫作畫者劃分,前者為低,後者較高。這種美學要求,即為蘇軾所言的「簡古」及「淡泊」,或米芾形容的「平淡天真」;而在潘信華的理解中,古意的視覺呈現是斑駁感及內斂的造形,類似敦煌壁畫留給我們的印象。錢選《觀鵝圖卷》、趙孟頫《紅衣羅漢圖》及《鵲華秋色圖》等,就是放棄兩宋發展得相當完備的內在透視與佈局,回到更早以前的樸實平淡之風,魏晉南北朝的文化氛圍。
文人畫論出台,是個嶄新概念,潘信華認為「它比西方文藝復興更早完成古典主義實踐。」可是,文人掌控了後來中國藝術的話語權,並進一步發展成為精英主義的小眾藝術形式。古意,被演繹為「紙上山水」的概念,脫離了人與自然最直率的感知關係。對於沒有國學訓練背景的現代人來說,文人畫觀念未免過於抽象,甚至脫離時代的情境。鑑於此藝術觀,潘信華創作關注的重點有三,一是紙張與媒材的研究,二是造形畫法及佈局形成,三是描繪物間敘事關係。
平淡於紙張與色澤之間
復古本身,除了是藝術意識及美學上的重尋,也是對物料操作及繪畫方法的復興。「斑駁」二字同義,斑者,顏色錯雜、意指斑點或花紋,駁者,交錯混雜也。這種視覺追求,不是單純模仿繪畫經歷上千年的風霜殘破,而是重新使用楮皮、麻紙一類紙張的主張。「宣紙才是『正統』觀念是錯誤的,那是明清時才流行的用紙,因而有錯覺那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潘信華補充。厚韌而纖維較多的楮皮,經過自行上礬、染色後,勾線設色的效果質感較為豐富。而先勾畫一兩層,拿去托底加厚紙張,再加一兩層色彩,翻來覆去托厚渲染的畫法,其實自古已有並不新穎。這做法令畫面效果多變,紙甚至可以繃到木板上像油畫般繪畫,承托厚薄不一的色層,甚或拼貼。至於顏料,色澤分得較仔細的天然岩彩或水干色粉,潘信華也有一番研究。「簡單如一隻黑色,也有幾種可選,更不論較常用的青綠。」
用紙的講究及對顏料的要求,跟明朝末年畫家加膠加礬的試驗、近人採用半生熟紙張,或是劉國松研發的「國松紙」一樣,不是賣弄花巧的視覺愉悅。它是重新開放中國繪畫的獨特性與可能,是向宮廷畫家及職業畫師學習的法門,也是對文人畫過於看重用筆與墨色的抗衡。潘信華作品裡大量使用的礦物青綠,不論是渲染的山石,或是大面積底色的暈染,每一片色澤均耐看而自足自立,又依然通達「簡古」與「平淡」之風。淡雅與樸實,是種修養與實踐,學畫者不應拘泥於畫風,更不應該迷信於某種畫風。
埋藏線條的造像與平面的佈局
至於描繪的人物、自然物或景緻,他現在均放棄線描勾勒,即使是從前極為幼細的線描。中國傳統人物畫以線條作為繪畫語言的核心,工筆花鳥的線稿亦是畫科的根本,潘信華倒覺得線條於自己的繪畫沒有太多作用,欣然棄用。儘管如此,正式繪畫前的原稿,他依然花很多時間去修正。換句話說,他的畫中雖無線條,但線條的概念與作用依然不散。
empty
《私語之三》 紙本水墨設色 90.4×211.8cm 2008 (圖片由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沒有了線條,他則採用對比不強烈的渲染分隔造像。渲染的作用不在於呈現西方的立體感或傳統中國繪畫的向背關係,而全在於區隔,跟傾向平面的中國繪畫脈絡相承。與此同時,他選擇把造像平均分佈於畫面各部分,除了主角及主要場景,大部分描繪物的大小差異相約,進一步加強了整幅畫面的平面感。《私語之三》(2008)、《宛如水中央》(2012)、《水池與地圖》(2015)、《賞花圖2》(2015)、《溜鳥圖》(2016)或《蘇花山水》(2017),均採用環抱式向內的構圖,或是使用一張桌子或古盆,把畫中內在世界養住。這佈局教人聯想到趙孟頫《謝幼輿丘壑圖》寄居山林自闢天地的心景。此外,《溪畔》(2016)及《藍水溪畔》(2017)等一類佈局,則有點似古地圖的世界觀,或古代遊春的想像。鮮與外界溝通,潘信華想到於台灣東部成長時獨自面對自然的上山下海生活經驗,及晚明陳洪綬與社會之疏離關係。漂泊感,淡然瀰漫於畫作裡的個人天地;自然萬物,各自各過著自家的活,猶如他小時候突然發現床板下長出的一棵龍眼幼苗。
empty
《藍水溪畔》 紙本水墨設色 210.7×76.2cm 2017 (圖片由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敘事的模棱與時代意識
潘信華繪畫的物體系統,構成耐人尋味的自我小宇宙。他不喜歡過於順手沾來的挪用,而不斷搜集古今的東西與器物,再以日積月累的觀察,把眼前的景物加進畫面。「藝術家不用刻意去介入社會,因為藝術家本來就是環境的觀察者。」正因為仔細而深入的觀察,他筆下的物像簡約而到位,稚拙得來又滿有神韻。「挪用得太方便的話,是個陷阱,例如鋪天蓋地的電子遊戲與卡漫影像。」他補充。
empty
《隔江山色》 紙本水墨設色 直徑76.5cm 2016 (圖片由亞洲藝術中心提供)
觀者想必會問罐子、神壺及蒲公英盛載飄蕩的是甚麼傳說,又會把龜魚、狗隻、鳥兒、蟾蜍與飛娥看得出神,彷彿窺見神話裡的四靈,與生前死後道家信仰的附靈回魂。山上上千年的神木與陳洪綬復古變形畫風的痕跡,遇上蘇花地區到處可見的樓房建築,或沿海偶現的燈塔,是再現現代山林川流口耳相傳故事的伏筆?而紙摺飛機或馬匹,就是那些「欠揍的鬼娃」的小玩意?《隔江山色》桌上蟾蜍口吐白霧,似在盤點大千世界,《私語之三》雙胞胎相對練氣,難道是《山海經》傳奇的延續?工細筆法予人嚴謹與認真感覺,忽爾噴發的煙雲與比若神物靈獸的造像,令觀者懷疑畫作是否與道釋思想有關。然而,潘信華斬釘截鐵地說:「一點都沒有,我不是佛道的專家。」那正經八百說著空話,刻意經營給掏空的文化符號,是種銳意的反諷,他則用意義「曖昧」一詞形容。小孩造形指向多種意義,光頭的小孩更是煞有介事,《溜鳥圖》中的孩童五官儼如成年人,卻光著下身又性徵難辨。熟讀當代文化理論之士,難免「對號入座」思索畫中的符號關係與敘事結構。可是,統統都是無意義的空話,或曰是調亂文化符號的把戲。
想不到潘信華到頭來給觀眾一個反差,連串愉悅觀看高潮跌宕後失足於無形。如果其物體系統是慣性的符號堆砌,他倒誠實地直說每次創作都要動用全新符號的話,實在太困難了。而重複使用同一套符號,則告訴觀者不必過於拘泥於符號的意義,因為它們無意義的當下被挪用的東西。以人物作為「主角」,也許是我們慣性的心理傾向;《盆景圖》裡古雅盆景佔據主角位置,又替其畫作下了相當明確的註腳¾¾當代中國繪畫敘事的任意性質,既指涉社會、傳統與文化,又不斷浮現解不通的隨機調動,與失落的心神。潘信華的繪畫像一個台曖昧難辨的獨腳戲,一場穿越古今、跳躍於媒材與敘事意識的水墨遊戲。
empty
《盆景圖》 紙本水墨設色 132×85.3cm 2017 (圖片由亞洲藝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