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抑鬱症基因譜分析研究 發現 30 種新相關基因變異

立場新聞 2018/04/27 10:19


此文章與自殺和抑鬱症有關,有需要的讀者可致電以下機構,或向醫生尋求協助:
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 —— 24小時求助熱線:2389 2222
抑鬱症影響不少生命,但至今科學家仍未完全解開病症成因和發病機制。來自世界各地,超過 200 位研究人員為解開更多抑鬱症謎團,合作研究抑鬱症患者基因譜,並成功辨識出 44 個與抑鬱症有關的基因變異,其中有 30 個屬於首次發現的基因變異。
抑鬱症屬於較為複雜的精神疾病,科學家一直未清楚為甚麼此疾病只會影響部份人。更令他們感到奇怪是,既然環境和經歷會帶來一定影響,那為甚麼兩個擁有相似負面經歷的人,一個會患上抑鬱,另一個則未必會患上抑鬱?
基因是其中一大成因:此前研究就發現兩種和抑鬱症有關連的基因。另外,曾有孖生兄弟或姐妹研究發現,基因或可解釋約 40% 抑鬱成因,其餘則由其他生理因素或人生經歷引致。研究人員之一,統計基因學家 Cathryn Lewis 形容,若將人以基因風險排位最高 10% 的人與最低 10% 比較,他們患上抑鬱症的風險高 2.5 倍
因此,研究人員從英國、美國、冰島和丹麥等國取得數據,檢測 135,000 位曾患有抑鬱症的患者,以及 345,000 精神健康人士的基因數據。比較後,研究人員發現 44 個基因變異與抑鬱症有關。不僅如此,當中不少基因變異與現時藥物針對的基因組一樣。然而,研究人員提醒這批基因變異只屬少數,相信尚有大量影響力較少的基因變異未在今次研究中發現到。
Lewis 續指,科學家認為有數千種基因與抑鬱症有關,每一種都會帶來輕微影響,而抑鬱症本身也不是由單一基因變異引起。在今次研究,他們也發現所有人或多或少也有一定基因風險。除基因外,研究人員亦發現低教育水平和體重也有機會是抑鬱症成因。研究人員提醒,今次研究其中一個限制是主要依靠參加者匯報他們是否患有抑鬱症,而非由團隊檢測每個案例。然而,他們相信是次研究方法仍足以讓科學家找出與抑鬱症相關基因。
今次研究是助科學家了解抑鬱症的基因機制第一步;她期望未來將有更多研究可以找出更多相關基因機制與抑鬱症關係,由此了解基因和環境怎樣互相影響,以增加抑鬱症風險。另外,雖然現時藥物普遍對病人有一定效用,但仍有部份患者對藥物成效不彰,這類研究將有助研究人員針對基因變異,以研發新一代抗抑鬱藥物和療法,幫助病人走出困境。 
報告:
Wray, N.R., Ripke, S., Mattheisen, M., Trzaskowski, M., Byrne, E.M., Abdellaoui, A., ...  & The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Working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 (2018).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es identify 44 risk variants and refine the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major depression. Nature Genetic, Published Online. DOI: 10.1038/s41588-018-0090-3
文/Edward Ho、審核/Alan Chiu